广式萝卜糕用料检测
微析研究院
周期:7-10工作日 发布时间:2025-03-29
调味品油检测项目范围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溶剂残留、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农药残留、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检测。酸价检测可反映油的品质和新鲜度,过氧化值则与油的氧化程度相关。水分及挥发物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油的干燥程度,不溶性杂质的存在可能影响油的使用安全性。溶剂残留的检测对于使用溶剂提取的油尤为重要,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检测则保障了食用...
欢迎访问[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项目官网!
欢迎访问[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项目官网!
周期:7-10工作日 发布时间:2025-03-29
调味品油检测项目范围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溶剂残留、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农药残留、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检测。酸价检测可反映油的品质和新鲜度,过氧化值则与油的氧化程度相关。水分及挥发物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油的干燥程度,不溶性杂质的存在可能影响油的使用安全性。溶剂残留的检测对于使用溶剂提取的油尤为重要,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检测则保障了食用...
主要包括酸价、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溶剂残留、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农药残留、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检测。
酸价检测可反映油的品质和新鲜度,过氧化值则与油的氧化程度相关。水分及挥发物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油的干燥程度,不溶性杂质的存在可能影响油的使用安全性。溶剂残留的检测对于使用溶剂提取的油尤为重要,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检测则保障了食用安全。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对于油的品质和营养特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调味品油样品,通常为未开封的整瓶或整罐油。样品应充分摇匀,以确保样品的均匀性。对于大包装的油,可从不同部位抽取适量样品进行混合。同时,应记录样品的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在取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使用干净的取样工具和容器。取样量应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和检测方法的规定来确定,一般为几十毫升到几百毫升不等。
例如,对于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检测,通常需要取样 50 - 100 毫升;对于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取样量可能需要 10 - 25 毫升。具体的取样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酸价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滴定法,将样品与标准碱液进行滴定,根据消耗的碱液量计算酸价。
过氧化值的检测一般采用滴定法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样品中过氧化值的含量来评估油的氧化程度。
水分及挥发物的检测可采用重量法,将样品加热至恒重,通过称量样品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及挥发物的含量。
不溶性杂质的检测可通过过滤法,将样品过滤后,称量滤渣的质量,从而计算不溶性杂质的含量。
溶剂残留的检测可采用气相色谱法,将样品中的溶剂分离出来,通过检测器检测其含量。
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可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对样品中的重金属进行定量分析。
农药残留的检测可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或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法等,对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可采用平板计数法、发酵法等,对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进行计数和鉴定。
脂肪酸组成的检测可采用气相色谱法,将样品中的脂肪酸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酸价检测步骤:
1.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
2. 加入适量的溶剂溶解样品。
3. 加入酚酞指示剂。
4. 用标准碱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且 30 秒内不褪色,记录消耗的碱液体积。
5. 根据碱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酸价。
过氧化值检测步骤:
1. 称取适量的样品于碘量瓶中。
2. 加入碘化钾溶液和乙酸溶液,摇匀后放置暗处反应一定时间。
3.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体积。
4. 根据硫代硫酸钠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计算过氧化值。
水分及挥发物检测步骤:
1.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于称量瓶中,置于烘箱中。
2. 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下烘干样品。
3. 取出称量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 称量烘干后的样品质量,计算水分及挥发物的含量。
不溶性杂质检测步骤:
1. 取适量的样品通过滤纸过滤。
2. 收集滤渣,用溶剂洗涤滤渣数次。
3. 将滤渣烘干至恒重。
4. 称量滤渣的质量,计算不溶性杂质的含量。
溶剂残留检测步骤:
1. 取适量的样品置于顶空瓶中。
2. 加入一定量的内标物。
3. 将顶空瓶密封,置于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4. 根据色谱图中溶剂和内标物的峰面积比计算溶剂残留量。
重金属含量检测步骤:
1. 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将重金属转化为可检测的形态。
2.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进行检测。
3. 根据仪器的测定结果计算重金属的含量。
农药残留检测步骤:
1. 对样品进行提取、净化等前处理步骤,以去除杂质和干扰物质。
2. 采用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或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等进行检测。
3. 根据质谱图和保留时间等信息对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脂肪酸组成检测步骤:
1. 对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将脂肪酸转化为甲酯。
2. 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3. 根据色谱图中各脂肪酸甲酯的峰面积计算脂肪酸组成。
电子天平、滴定管、烘箱、滤纸、漏斗、顶空瓶、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 - 质谱联用仪等。
GB 2716 - 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油》,该标准规定了植物油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包括酸价、过氧化值等项目的要求。
GB 5009.227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此标准详细说明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检测方法和操作步骤。
GB 5009.229 - 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规定了食品中酸价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在完成调味品油的各项检测后,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首先,将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标准限值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如果检测结果超过标准限值,说明油的品质或安全性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同时,还应考虑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通过对同一批次样品进行多次检测,评估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果检测结果的重复性较好,说明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反之,则需要对检测方法进行改进或重新校准仪器。
此外,还可以结合样品的来源、生产工艺等因素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全面地评估调味品油的质量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