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微析技术研究院]项目官网!

注:因业务调整,微析院所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服务。

自然眼影检测

微析研究院

周期:7-10工作日 发布时间:2025-03-01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项目范围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主要涵盖了纺织品在不同条件下热量传递的能力,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性能的检测,可以评估纺织品在保暖、散热等方面的特性,为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具体来说,热传递性能检测可以帮助了解纺织品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保暖效果,以及在运动或剧烈活动时的散热性能。此外,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纺织品之间的热传递差异,为...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项目范围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主要涵盖了纺织品在不同条件下热量传递的能力,包括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性能的检测,可以评估纺织品在保暖、散热等方面的特性,为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具体来说,热传递性能检测可以帮助了解纺织品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保暖效果,以及在运动或剧烈活动时的散热性能。此外,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的纺织品之间的热传递差异,为消费者选择合适的纺织品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对于冬季服装、夏季服装、运动服装等各类纺织品的研发和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和功能性,满足消费者对纺织品的不同需求。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所需样品

对于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所需的样品通常为平整、无褶皱、无破损的织物试样。如果是服装类样品,应尽量保持其完整的形态,包括纽扣、拉链等配件。

对于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如棉质、羊毛、丝绸等,应分别取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测。例如,棉质样品可以取不同颜色、不同厚度的棉质织物;羊毛样品可以取不同产地、不同细度的羊毛织物等。

同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样品的数量应足够多,一般建议每个测试项目至少取 3 个样品进行重复测试。这样可以减少试验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

此外,如果需要对纺织品的热传递性能进行长期稳定性测试,还可以取相同批次的多个样品,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检测,以观察纺织品热传递性能的变化趋势。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所需仪器

热流计、热板、热电偶、红外热像仪。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操作方法

首先,将准备好的纺织品试样平整地放置在热板上,确保试样与热板充分接触,且试样表面无褶皱和气泡。

然后,启动热流计和热电偶,记录下初始温度和热流值。热流计用于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试样的热量,热电偶则用于测量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

接着,根据测试要求,调节热板的温度,使其达到设定的温度值,并保持稳定。在加热过程中,持续记录热流值和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

最后,根据测试时间和记录的数据,计算出纺织品的热传递性能参数,如热传导系数、热阻等。这些参数可以反映纺织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量传递能力。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操作步骤

第一步,清洁热板和热电偶,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油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第二步,将纺织品试样裁剪成合适的尺寸,确保试样的边缘整齐,无毛刺。

第三步,将试样放置在热板上,并使用夹具或其他固定装置将试样固定,防止试样在测试过程中移动。

第四步,连接热流计和热电偶,并打开测试仪器的电源,设置测试参数,如测试温度、测试时间等。

第五步,启动测试仪器,开始记录热流值和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在测试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试样的状态,确保试样没有发生燃烧、熔化等异常情况。

第六步,测试结束后,关闭测试仪器的电源,拆除试样和夹具,清洁热板和热电偶。

第七步,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出纺织品的热传递性能参数,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标准依据

GB/T 11048-2008《纺织品 织物透湿性能试验方法 蒸发法》

GB/T 11049-2008《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第 1 部分:透气率的测定 恒压法》

GB/T 11051-2008《纺织品 织物折皱回复性的测定 回复角法》

GB/T 17982-2010《纺织品 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沾水法》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服务周期

一般情况下,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的服务周期为 7 - 10 个工作日。具体服务周期可能会因样品数量、检测项目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而有所波动。在接到客户样品后,我们会尽快安排检测工作,并及时向客户反馈检测结果。